倩女幽魂.jpg


中文片名:倩女幽魂

劇情簡介(資料來源):
本片故事取材自中國古代小說「聊齋」,敘述一段不被接受的人鬼之戀,故事情節淒美,特效化妝亦有可觀之處...由張國榮、王祖賢、午馬主演,1987年上演時,香港和台灣都有十分可觀的票房,可以說是導演徐克的代表作之一。

寧采臣前往郭北縣收帳,大雨阻道,投宿蘭若寺,但被道士燕赤霞所拒,寧只有偷偷進入。夜半寧被美妙琴音吸引,邂逅彈琴少女聶小倩,小倩欲殺之,幸得燕出現救其一命,寧卻渾然不知。 小倩感寧之正直,漸生愛意。原來小倩乃是遊魂,屍骨被千年樹姥控制,每晚必須尋壯男讓姥姥吸取陽精,小倩不忍,兩人於是趁夜逃走...。




-----
拍攝鬼片的解決問題在於要讓人覺得「恐怖」、「超乎常理」、「非科學」…等氛圍,因此要如何創造這樣的氛圍,是此部片成功的因素之一。然而要在一堆鬼片劇情中突顯出他的創意,由此片來說,我覺得是故事劇情背後的「五行學說」中的「水」。

鬼的出沒地點,當然是出沒在夜晚、墳墓(亂葬崗)…等有關陰暗符號的場景,其中電影用「水」貫穿了整齣戲。在中國古代的五行學說中,水代表了所有的液體以及具有流動、潤濕、陰柔性質的事物。因此從一開始的劇情,突然下大雨,寧采臣淋溼→小倩在河邊誘惑夏侯兄→寧采臣到小亭去,掉入水中→到「水中居」裡塞入沐浴桶內停止呼吸→氣衝衝回城鎮時是下大雨→告知小倩燕赤霞是殺人犯,天空下雨,兩人因而到小亭避雨→去亂葬崗找小倩骨灰,被困在森林裡,天氣轉為下雨→最後事情圓滿結束,出現雨後天晴的彩虹。水的畫面不斷的出現,就連小倩的住所名稱,也是用<水中居>來命名,這些都表現出水的陰柔、濕(屍)氣符號。

水的意象又是種不固定的流線,當寧采臣被琴聲誘惑至小亭與小倩相遇時,為什麼不是用笛子?或是二胡?因為只有琴的斷弦,才不會與整體鬼片氛圍起衝突。在流線方面除了樂器之外,片中聶小倩所穿著的是絲綢服裝、姥姥是千年樹妖,樹根與舌頭的伸縮…等也都有流線的型態畫面。

在場景和道具方面是如此,在對白方面,也有電影的一番巧思,例如不斷重複的對白,表現出水不具有定性的特質。最明顯的為那群抓通緝犯的人,只要聽到「不要走」,就會衝上前去抓人,猶如水般的在郭北縣此城鎮流走,只要說該句話,處處可見他們蹤影。所出現的場景為:當男主角背後黏到死人的錢,商人叫他不要走;當墳墓過街時,寧采臣看到小倩拿著畫在隊伍中,大叫不要走;當畫商希望寧采臣買其他畫時,寧采臣的不理會,讓畫商大叫不要走。不要走的此句話猶如人們常描述流水一去不回的情景,並衍生出許多成語或是詩詞,例如覆水難收,或是寧采臣在荒野中壯膽的詩詞:「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,奔流到海不復回。」

在人物方面,男人有陽/火/剛…等符號,女人有陰/水/柔…等象徵,在【倩女幽魂】為鬼片的前提之下,男性的角色不可過於陽剛,否則會將主題矛盾掉(因為在片名方面是屬於柔性的),因此寧采臣是為軟弱斯文書生,燕赤霞雖然留了濃烈鬍子並充滿江湖味,但是內心卻是有顆「愛」,而最具有陽剛味的夏侯兄因不符合整部戲的調性,因此他必須死。

所以,不管是場景、道具、對白、人物、名稱,甚至還有音樂等的設計,都是以「水」貫穿,仔細去分析下,反而會注意到整場電影的巧思,既不違反中國傳統的學術,又改編成有趣的故事劇情,這是我覺得【倩女幽魂】具有創意之地方。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lue3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